臨濟護國禪寺
- 作者:時刻編輯
- 發佈時間:NOV 11, 2013
![Billboard image.](https://assetsv4.tripmoment.com/cdn-cgi/image/width=3840,quality=75,format=auto/https://assetsv4.tripmoment.com/uploads/article/bannerhead/000/008/108/49fb0600-4582-449d-a57c-2f16f9b98378.jpg)
臺灣,這塊曾經被日本統治過的土地,隨處都可見到大大小小的寺廟。
可是保有日本味道的寺廟卻非常的少,像是萬華406號廣場上的西本願寺遺跡,只徒留鐘樓,大殿卻早已整個不見。
就在捷運圓山站的花博公園旁有間保有日本風味的古寺,被包圍在現在臺灣寺廟的圍牆之中。
出了捷運站,過了街,遠遠的就看得到被黃色水泥牆及紅色屋頂包圍的臨濟護國禪寺。
從有著石獅子的大門進入臨濟護國禪寺,眼前的風景突然一變,要不是大殿上還掛著大雄寶殿的匾額,說是來到日本寺廟也不為過。
臨濟護國禪寺是日本僧人梅山玄秀禪師受當時擔任臺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來臺弘法佈教所建,而且也是臺灣唯一慣有護國之名的佛寺。
走近大雄寶殿,可以發現基壇是用非常整齊的六角形石塊堆砌而成,而由檜木建成的禪寺飄著淡淡的檜木香氣,令人心情也隨之放鬆了下來。
雖然無法進入大雄寶殿內拍攝,不過隔著柵欄還是可以一窺內部。
與臺灣常見寺廟金碧輝煌的裝飾方式不同,簡樸的內部空間,不大的三尊佛像配上幾件簡單的裝飾,顯得寧靜而莊重。
沿著大雄寶殿外圍走一圈,可以看到有著木造結構的重簷歇山頂式建築,上面覆蓋著黑瓦與鬼瓦,而桶瓦桶中的鎮字則是有著驅邪的含義。
大殿前方有著兩串金屬製的花瓣狀掛物由屋簷垂下,有著集雨功能的金屬花瓣,可以引導雨水順著流下,而不會從屋簷滴下。
來到一旁的鐘樓,不大的鐘樓上所鋪著的黑瓦與瓦桶有著二字三星紋,據傳這也是兒玉源太郎的家紋。
而一旁刻有著禪臨濟宗根本道場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的石碑後面有著昭和二字,更是見證了禪寺的年代久遠。
想在寸土寸金的臺北市尋找有著日本風的寺廟?不妨來臨濟護國禪寺感受一下帶有和風的禪味!